终于,我们来到了南方的一座小城。这里相对安宁,百姓们热情地接纳了我们。我与友人决定在此停留,协助当地官府重建秩序,恢复生产。
唐肃宗李亨在安史之乱时即位。唐玄宗逃往蜀中途中发生马嵬驿之变,杨贵妃被赐死,太子李亨在灵武被群臣拥立为帝。当时,大唐处于生死存亡之际,李亨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,他决心挺身而出,挽救大唐于水火之中。他任用郭子仪等将领,全力平叛,试图重振大唐。我投身军旅,成为一名参谋,为郭子仪出谋划策,分析叛军的战术与弱点:“郭将军,叛军虽气势汹汹,但战线过长,补给易断,我军可从其薄弱之处突破。可先派小股部队佯装主力,吸引叛军主力,再派精锐绕道突袭其补给线。孙子云:‘攻其不备,出其不意。’此乃兵家之妙策。”在我的助力下,朝廷军队取得多次胜利。虽有一定成效,暂时稳住了局面,但藩镇割据之势已成,大唐难以再回巅峰。
唐代宗李豫时期,我在地方上组织民团,训练百姓自卫,抵御吐蕃等外敌的侵扰以及藩镇的跋扈。我与地方官员紧密合作,一面加固城防:“此城墙需加高加厚,多设瞭望塔,城门口要安置拒马。《尉缭子》有云:‘夫城邑空虚而资尽者,我因其虚而攻之。’我们必须加强城防,以防敌人来袭。”一面试图安抚民心:“乡亲们莫怕,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定能保家卫国。平日里多储备些粮食和箭矢,以备之需。”可大唐的国力已大不如前,只能在风雨中勉强支撑。
唐德宗李适即位之初,雄心勃勃,试图改革削藩,加强中央集权。他目睹藩镇割据对大唐的危害,决心改变现状。我被召入朝中,参与两税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研讨与推行。然而,藩镇势力联合反抗,爆发了“四王二帝”事件,改革受挫,德宗被迫出逃奉天。我在奉天协助守军坚守城池,日夜巡查城墙,鼓舞士气:“将士们,城在人在,我们要为大唐坚守到底!此刻我们退无可退,唯有拼死一战,方能保卫大唐尊严。《吴子》曰:‘凡兵战之场,立尸之地,必死则生,幸生则死。’大家当奋勇杀敌!”后又随德宗返回长安,此后他对藩镇的态度转为姑息,我则深感无奈,只能退居幕后,继续观察大唐的局势。
唐顺宗李诵,虽有改唐顺宗,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永贞王叔文我与王叔永贞革新入交流,为他们提供一些民间的实际情况与建议:“民间对税赋不均多有怨言,税赋当重视此问题。可重新丈量土地,按亩征税,使税负更为公平。商鞅变法曾以土地改商鞅变法我大唐亦可为。”可在位时间极短,改革也未能深入开展,便因病退位。
唐宪宗李纯,素有大志,他大力打击藩镇。我再次被启用,深入藩镇地区,乔装打扮,暗中收集情报,为的军事行动提供准确信息:“将军,此藩镇内部矛盾重重,可离间其将领。某将与另一将领素有嫌隙,可散布谣言,使其互生猜忌。《孙子兵法》云:‘亲而离之。’此乃破敌之良机。” 先后平定了西川、镇海、淮西等藩镇叛乱,使大唐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,史称“元和中兴”。但好景不长,宪宗后期,迷信方术,宠信宦官,我多次劝谏:“陛下,方术不可信,宦官干政乃大忌。方术多为虚妄,陛下乃万乘之尊,不可被其迷惑,宦官若掌大权,必乱朝纲。昔汉之衰,宦官擅权亦为一大因由。” 却无果而终,最终宪宗被宦官所害,中兴之势戛然而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