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黄轩王守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大明:顶级带货,朱元璋乐疯了黄轩王守全局》,由网络作家“蜗牛吃螃蟹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对了,朝堂怎么样了?”朱元璋一边穿着衣服,一边问着朱标。朱标没有丝毫隐瞒,直接说了出来:“由于爹昨日突然晕倒,今日朝会我让人取消了。另外整个皇宫昨日就戒严了,朝臣都没有离开过皇宫,老二老三老四他们想要进来,我也没有允许。”朱元璋点了点头,对于朱标的处理方式还是比较满意的。“既然现在咱醒了,这戒严也就取消吧,朝臣他们该干嘛就干嘛,不要耽误了政事。”朱标点头认同,不过没有第一时间吩咐,而是服侍朱元璋穿戴整齐后,才走出殿外,对着贴身太监嘀咕了几声,再次转身走了进来。等朱元璋被扶着走出大殿,吴吉祥还颤颤巍巍的跪在外面。“陛下,都是老奴的错!”吴吉祥看到朱元璋走出来,脸上一喜,慌忙磕头高呼:“请陛下责罚!”朱元璋摆了摆手,道:“行了,这又不...
《大明:顶级带货,朱元璋乐疯了黄轩王守全局》精彩片段
“对了,朝堂怎么样了?”
朱元璋一边穿着衣服,一边问着朱标。
朱标没有丝毫隐瞒,直接说了出来:“由于爹昨日突然晕倒,今日朝会我让人取消了。另外整个皇宫昨日就戒严了,朝臣都没有离开过皇宫,老二老三老四他们想要进来,我也没有允许。”
朱元璋点了点头,对于朱标的处理方式还是比较满意的。
“既然现在咱醒了,这戒严也就取消吧,朝臣他们该干嘛就干嘛,不要耽误了政事。”
朱标点头认同,不过没有第一时间吩咐,而是服侍朱元璋穿戴整齐后,才走出殿外,对着贴身太监嘀咕了几声,再次转身走了进来。
等朱元璋被扶着走出大殿,吴吉祥还颤颤巍巍的跪在外面。
“陛下,都是老奴的错!”
吴吉祥看到朱元璋走出来,脸上一喜,慌忙磕头高呼:“请陛下责罚!”
朱元璋摆了摆手,道:“行了,这又不是你的错,起来吧。跪了这么久,也不知道你这老骨头还熬不熬得住,下去休息吧。”
吴吉祥磕头谢恩,试了几次,都没能站起来。
朱元璋只好吩咐侍卫把吴吉祥抬下去休息。
来到侧殿,朱元璋刚推开门,朱雄英小跑了过来。
“皇爷爷您醒了?”朱雄英抱着朱元璋的大腿道:“我今日想去给皇爷爷请安,爹不许,说不能打扰皇爷爷休息。”
朱雄英身后跟着一个更小的女娃娃,走路都跌跌撞撞的,奶声奶气道:“云容给皇爷爷请安!”
朱元璋慈祥的摸着两个小家伙脑袋:“哈哈,好,爷爷安!”
“月娥见过公公。”
已经显怀的常氏对着朱元璋行了一礼,又对着两个小家伙说道:“雄英,你带着妹妹出去玩。”
朱雄英抱着朱元璋的腿不撒手,叫道:“不,我要等皇奶奶醒来,皇奶奶昨日答应我要带我扎灯笼的!”
更小的朱云容也学着哥哥朱雄英的样子,抱着祖父腿:“云容也要守着皇奶奶。”
看到如此乖巧的大孙子跟孙女,朱元璋眼眶一红。
一家人温馨的场景,要是能一直保持下去,该多好啊!
不,未来,一定可以改变!
朕既然从一个要饭的都能当上皇帝。
即便天意如此,朕也要跟天斗上一斗!
朱元璋宠溺的看了两人一眼:“好好好,雄英跟云容就留在这,等皇奶奶醒来。”
恰在此时,身后的床上传来轻微的咳嗽声。
几人闻言,连忙走了过去。
只见马皇后已经醒来,尽管看起来非常虚弱,但比一直不醒,让人少了许多担心。
不用吩咐,候在一旁的女医自觉的检查起马皇后的身体状况。
“启禀陛下,太子殿下,元妃娘娘,皇后娘娘只是惊厥过度,并无大碍,调养身体一段时间即可,另外皇后娘娘,近期内不能再刺激,以免病情加重。”
听到女医官的话,几人松了一口气。
尤其是朱元璋,坐在床沿上,拉着马皇后的手,轻轻拍打着。
“标儿、月娥你们带雄英跟云容先出去一下,我有点私话要对你娘说。”
朱元璋找了个借口,让朱标一家人先出去。
毕竟,有些话,还是不让他们知道为好。
“妹子,你别担心。”
朱元璋小心翼翼的扶着马皇后靠在床头,从桌上端了一碗参汤,自己尝了一口,温度刚刚好。
边喂马皇后,边说道:“那店家说的,不一定是真的,咱们也不用过于忧虑。”
“另外,即便……,不也是要等洪武十五年,洪武二十五年,才会发生吗?”
“现在可是洪武十一年,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,咱们现在就悲悯,这是杞人忧天。”
“咱想啊,未来是不确定的。当初我还在当和尚的时候,哪里想过自己未来会当上皇帝?当初,我要是没遇到汤和,就不会入伍,更不会遇到妹子你,没遇到妹子你,就不会有标儿,更不会有老二老三老四。”
“所以你看,一个细微的选择,就可以造就不同的结果。”
“咱们现在提前知道了,那么想办法改变这一切,雄英跟标儿,不就没事了吗?”
“咱们还要等标儿当上皇帝,还要看着雄英长大,没有个健康的身体怎么行?”
“所以,你要好好养身体,说不定,以后咱们还要帮着雄英带重孙子呢!”
朱元璋这一通安慰,马皇后听了,心里的确宽慰了不少。
只是那店家的话如同魔咒一样,在马皇后心中扎下了根,不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马皇后怎么可能彻底放心下来。
朱元璋心中同样如此,只不过目前最重要的是把心态调整过来,养好身体,才能思考跟应对未来即将要发生的事情。
殿外,常氏同朱标慢慢走在走廊上。
“夫君,公公有给你说,他们为什么会同时突然晕倒吗?”
常氏牵着云容,眼睛盯着跑在前面的朱雄英,开口询问。
朱标摇了摇头,道:“我问过爹,他没有告诉我,只说他跟娘是中暑了。”
“中暑?”
常氏不相信。
即便中暑,也不可能两人同时中暑,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只是公公不想说,常氏也不好再去追问婆婆。
只是希望婆婆身子能快点好起来。
“咱们也不用担心,爹想告诉我们,自然会跟咱们说的,你啊,现在还是安心养胎。”
常氏点了点头,摸着肚子,只希望能给雄英生个弟弟。
……
一连几日,朱元璋都没过问朝堂上的事情,都让朱标去主持大局去了。
天天守在妻子马皇后的床边,直到她能下床活动,才去朝会露了个面。
至于那广场,早就让吴吉祥带人给围禁了起来,没有自己的命令,即便是太子都不可以接近。
回想那店家说的黄子澄、齐泰和方孝孺三人,朱元璋从未听过三人的名字。
不过正好用三人来验证那店家说的话是真还是假。
倘若能查到这三人,说明那店家真的是未来人,他口中的明朝历史,那也是真的。
倘若整个大明都查不到这三人,说明那店家就是信口开河,打胡乱说,只是欺骗自己而已。
不过,整个大明百姓千千万,重名之人也不少。
即便自己找到这三人,就真的是那店家口中说的三人吗?
看来,还要再去那店铺,问问那店家才行。
(注:孝康皇后常氏为朱标一共生了两儿两女,女儿分别为江都公主(长女)、宜伦郡主(次女),但都没有名字,所以我就杜撰了一个朱云容,源自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,见笑了。)
听到黄轩把陛下的后人比作种猪,吴吉祥喝饮料的动作停顿了一下,尽量让自己不发出声音,当个小透明。
种猪是什么,朱元璋当然知道。
只是为何黄轩说出这般话来?
“在洪武年间,朱元璋一共给24个儿子都封了亲王,即便是这些儿子生了孙子孙女什么的,明朝这么大,养这点皇室成员,算是九牛一毛。”
“而且当时规定,只要是皇室宗亲被记录在案的,到了10岁,就可以领供给了,待遇还不低,比如老朱的洪武年间,一位亲王每年可以领取禄米5万石,铜钞215万,虽然到了洪武二十九年,老朱把禄米5万石降到1万石,铜钱没有了。”
“但这也只是隔靴搔痒而已。”
“到了明末大明皇室宗亲成员将近40万人!”
“这些皇室宗亲可不会从事生产,也不会自力更生,每月就等着朝廷发的俸禄过日子。”
“你想想,朝廷不仅要养军队,还要养着如此庞大的朱家子弟,拿什么去养?”
听到40万皇室宗亲,朱元璋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出来。
他是想过朱家子嗣兴旺,但没想过会兴旺到这种程度啊。
别说什么1万石,就是给每个皇室宗亲成员一年10石的粮食,都要白白花费400万石!
只是,皇室宗亲一年只给10石粮食,可能吗?
恐怕朝廷支出的都是天文数字吧!
难怪黄小友会说咱家的子孙是种猪。
这简直比种猪还厉害!
“当然,大明的皇室宗亲带来的危害,可不仅仅是这一点。”
黄轩继续道:“皇室宗亲加快了大明的土地兼并!”
“他们仗着皇室宗亲的身份,从百姓手中强取豪夺,强占百姓土地,同时一些交不起税人群,或者不想交税的地主富商也会把名下的土地挂靠在他们的头上。”
“而这些皇室宗亲名下的土地是不用交税的。”
“这就导致了,百姓手中无耕地,朝廷收不上税来。”
“朝廷要养官员,又要养军队,还要应对各种频发的自然灾害,这没钱,没粮,拿什么去养?”
“所以啊,大明灭亡,一半的原因是老朱家自己作的。”
听完黄轩的分析,朱元璋久久不语。
没想到自己日思夜想许久的藩王制度,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。
皇室宗亲会达到如此恐怖的数量。
百姓为什么会造反?
还不是因为手中无耕地,没饭吃,才会走上造反这条路。
这一点,朱元璋自己可是深有体会。
不造反,活活饿死,造反,搞不好还有一条活路。
自己日日勤政,对待贪官污吏不是剥皮揎草,就是诛灭其九族。
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抑制官员利用特权,欺压百姓,咱只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而已。
看来,咱错了。
真的错了。
这藩王制度有问题,而且是大问题!
朱元璋下意识的问出:“那……,如果取消藩王制度,削减皇室宗亲供给,能不能抑制这个问题?”
看来这有钱人脑子也不太灵光啊。
不说这是几百年前发生的事情,就是现在穿越过去,让老朱不要实施藩王制度,可能吗?
恐怕一开口,就被拉出去给砍了脑袋。
即便是明朝没了藩王制度,皇室宗亲总还有吧,还不是一样的效果。
“取消藩王制度,只是治标不治本。”
黄轩摇了摇头:“首先,朱元璋不可能取消分封藩王,其次,藩王没了,宗亲还在。”
“不过,对于这个问题,其实也不是不能解决。”
朱元璋听闻,眼睛一亮,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。
黄轩淡淡一笑,道:“后世‘网络历史学家’统一答案:藩王逐代削弱,三世而斩!”
“当然,我说的三世而斩,不是把三代以后的重孙辈拿去斩首,而是把他们的俸禄给断了。意思是,三代以后,不再享受皇室成员的一切福利。”
朱元璋听到黄轩的解释,心中这才松了一口气。
如果真的是三代以后就拉出去砍头,那还得了。
不过,藩王逐代削减,这个好理解,每一代的爵位都往下降一级,待遇自然跟着降级。
只是……
三代以后就断了供给,那他们拿什么养活自己?
朱元璋看向黄轩:“黄小友,如果朝廷不再供养藩王三代以后,那这些人靠什么为生?”
“这就是我要说的另一个问题了。”
黄轩叹了一口气,道:“想要解决皇室宗亲供养问题,就不能像朱棣那样,只把藩王宗亲当猪养。”
“当猪养?”
朱元璋诧异的看着黄轩。
黄轩点了点头:“是啊,朱棣为了防止藩王作乱,藩王不能干预地方政务,不能插手军队之事,不能出封地,这不是当猪养,是什么?”
“这……”
朱元璋一时不知如何说才好。
朱棣这办法是不错,但也让皇室子孙丧失斗志,浑浑噩噩过一生。
他们不愁吃不愁穿,剩下的就只有造人那点乐趣了。
难怪会出现40万皇室宗亲。
黄轩看了看从摊位前走过的游客:“所以啊,这种办法行不得,得让皇室子孙自力更生起来,不给待遇,但也不能限制他们从商从政从军等等。”
“他们想考取功名的,就让他们考,他们想参军的就让他们参军,想要做生意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,就让他们去捣鼓。”
“把他们当做平常百姓看待就行了。”
一旁的朱元璋恍然大悟的点头认同。
不给他们皇室宗亲的待遇,又不给与他们各种限制。
他们除了拥有朱家后人的名头以外,跟寻常百姓毫无区别。
这让朱元璋想起一心想要匡扶汉室的刘玄德。
他逢人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。
但,他虽为皇家宗室子孙,却没享受到皇家子孙的待遇。
潦草沦落,每日靠卖草鞋为生。
当然,顶着皇家子孙的头衔,他的身份肯定要比普通人高上不少。
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跟随着他一起匡扶汉室。
如果按照黄小友的建言来安置藩王跟宗亲。
大明如果还会出现如同刘备一样的人物。
那只能说,大明真的该亡了!
“刚才说的是假如朱标跟朱雄英在,他们削藩,朱棣不敢造反。”
黄轩拿起椅子边上的碳酸饮料猛灌了一口:“咱们现在来说说,为什么朱允炆要削藩。”
“朱允炆是谁?是吕氏所生的庶长子,吕氏只是朱标的侧妃,尽管后面被扶正,成了太子妃,朱允炆也成了嫡长子。但在这些亲王叔叔的眼里,哪一个会把他当做嫡长子看待?哪一个对他的皇位心中无异议?”
“一个大家都瞧不上眼的庶子,摇身一变当了皇帝,并且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搞死他的那些叔叔,遇到老实一点的亲王,只能被动接受皇命,像周王朱橚,齐王朱榑,代王朱桂,岷王朱楩都被削为庶人,一家老小流放,甚至湘王朱柏被逼得引火自焚,全家活活被烧死。”
“你说燕王朱棣在这种情况下,反不反?”
听到自己的几个儿子就这么被贬为庶人,朱元璋怒火中烧。
这都是咱的儿子,朱允炆的亲叔叔啊,你哪怕削藩,你夺了他们的权力,让他们当个闲散王爷不行吗?非要做得这么绝情。
听到湘王朱柏被逼得自焚,朱元璋恨不得一刀把朱允炆给劈了。
这样逼迫,换做是自己,自己也会反。
横竖都是死,还不如搏一搏。
不过从情理上来说,朱元璋不希望朱棣造反,再怎么说,朱允炆都是咱指定登基的皇帝。
造朱允炆的反,就相当于造自己的反。
“朱允炆这人不好说,被老朱带在身边调教了那么多年,能力应该是有的,问题是老朱给藩王的权力太过强大,朱允炆还没继位,就有许多亲王轻视他,不把他当回事。”
“老朱还在的时候,自然能镇得住这些藩王,老朱一走,朝中又没有几个值得信赖的大臣,边上还有手握大军的藩王盯着,朱允炆想要坐稳皇帝的位置,增强自己对皇权的掌控,是不是得想办法把藩王手中的兵权给收回来?”
“朱允炆跟方孝孺三人一合计,削藩的政策不就出来了吗?”
朱元璋点了点头。
尽管黄小友讲得简单,但朱元璋清楚这事里面的复杂。
朱允炆不削减藩王的权力,睡不着觉,朱棣不造反,一家老小性命不保。
谁对谁错,还真说不清楚。
只能说,时也,命也!
“要说,那朱棣也狠,他当了皇帝,朱标一脉的子嗣就断绝了。”
黄轩啧啧的说道:“朱标的五个儿子,朱雄英夭折,朱允炆不知所踪,朱允熞朱允熥被囚禁凤阳老家,放出来没多久就死了,朱允熙跟他母亲吕氏被烧死。”
“不过,皇帝嘛,不狠一点怎么能行?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还搞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呢!”
“帝王无情亲!”
朱元璋听了,表面上没什么表示,只是颔首附和。
至于内心怎么想的,那就没人知晓了。
“黄小友,时辰不早了,咱也不打扰你做生意了,多谢小友今日为我解惑。”
朱元璋看了一眼天色,快到午时了,于是打算回去。
今日听了太多的消息,还要仔细琢磨一番才行,尤其是这藩王制度,好像并没有自己心中想象的那般完美。
“那行,我也打算回去吃午饭了。”黄轩拿起那锭金元宝,递回去道:“朱大叔,这金元宝你拿回去,我不能要。”
“黄小友你就收着吧。以后咱还有更多的想要问你,到时候,你不嫌咱烦就行了。”
说完,朱元璋带着吴吉祥,头也不回的往外面走去。
“喂,喂,朱大叔……”
黄轩刚站起身来。
“老板,你这手串是小叶紫檀的?”
摊位另一端就传来问话声。
黄轩连忙迎了上去,一脸笑容:“哎呦,美女你眼力真好,我这上面的手串都是小叶紫檀的。”
“你看看这色泽,这圆润度……”
……
这几日朱元璋基本都是住在坤宁宫。
不光是朱元璋,连朱标、常氏等等,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坤宁宫度过的。
马皇后可是老朱家的定海神针,谁人不关心?
朱元璋走进殿内,太子妃常氏正坐在马皇后旁边聊天,朱标则在考校朱雄英的功课。
“我还打算让锦儿去寻你,没想到你自己到过来了。”
马皇后见朱元璋到来,指了指一旁的桌子道:“一家人,就等你吃饭了。”
常氏也跟着起身,对朱元璋行礼道:“见过公公!”
“哎呀,说了多少次,在家里,一家人用不着这么客气。”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,走到朱雄英旁边,问道:“大孙,今日功课怎么样?”
“今日先生夸了我,说我记性好!”
朱雄英骄傲的扬起自己的小脑袋。
朱标笑着点头道:“还不错,刚问他的,他都能对答如流。”
朱元璋大笑:“咱老朱家的种,就是聪明!”
说着朱元璋抱起朱雄英,大步走到桌前,放在挨着自己的旁边的椅子上。
朱云容见状,对着常氏道:“娘亲,我也要坐在祖父旁边!”
“好好好,来,云容也坐祖父身边。”
常氏还没开口,朱元璋就满脸笑容的招呼着小丫头坐到自己身边来。
“爹,你就惯着他俩吧,长大了没规没矩,可不能怨我。”
朱标扶着常氏坐下,幽怨的看了一眼儿子跟女儿。
朱元璋毫不在意的把朱云容抱在椅子上:“雄英才四岁,云容才三岁,你这个年纪的时候,可没有咱雄英跟有容乖巧!”
“行了,吃饭吧!”
马皇后伸筷,夹了一个猪蹄,放在常氏的碗里,道:“月娥,你多吃点,现在你一人吃两人的饭,多补补身子。”
“谢谢婆婆!”
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着饭,忽然吴吉祥从外面走了进来。
“陛下,娘娘,燕王殿下求见!”
老四?
朱元璋眉头微皱。
马皇后脸色也一僵。
不过朱标没发现父母两人的异样,高兴的吩咐道:“老四来了?快让他进来。”
吴吉祥偷偷的看了一眼朱元璋,见朱元璋并未阻止,点头应了一声,便退了出去。
“妹子,标儿,月娥,来,咱们站起来。”
朱元璋说着,率先把朱雄英跟朱云容从椅子上抱了下来,离开餐桌。
“爹,你这是干嘛?”
朱标疑惑的看着朱元璋,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。
“让你站过来就站过来,话那么多作甚?”
朱元璋没有解释,只是目光一直盯着大门处。
待门口刚有一个身影他进来。
朱元璋拱手,开口道:“草民朱元璋携妻马秀英长子朱标、长媳常氏、长孙朱雄英以及孙女朱云容,拜见永乐大帝!”
男生被唬的一愣一愣的,小声嘀咕道:“可,你这和田玉,怎么卖得这么便宜……”
黄轩张口就来:“帅哥,你这就不懂了吧,我这是开业大酬宾,挥泪吐血打骨折!”
“真的?”
“看帅哥你的模样,就知道你聪明无比,我能骗得了你?”
……
有了解决藩王跟土地兼并两大法宝。
朱元璋觉得屁股下面长了钉子一样,不管怎么坐都觉得难受。
“黄小友,咱忽然想起还有事没处理完,要不咱就先回去了?”
黄轩闻言,抬头,回了一句:“那行,改天咱们再聊!”
朱元璋,站起身来,还不忘带上那罐才喝两口的饮料,急急忙忙的离开了这里。
路上,朱元璋看了一眼吴吉祥手中的拉罐。
这老狗,越来越不懂事了。
那黄小子给你,你就真拿着就喝啊。
咱大孙都还没喝一口呢!
你就不知道留着给我大孙喝?
“去,把太子叫到御书房来,就说我有急事找他。”
朱元璋想了下,道:“算了,让太子来坤宁宫吧。”
“是!”
吴吉祥应下,连忙转身去寻太子去了。
“来,祖母,我给你拍照!”
隔老远,朱元璋就听到朱雄英的声音。
走近一看,那小家伙举着手机对着马皇后。
“你们这是在干嘛?”
朱元璋挥了挥衣袖,让身后跟着的侍卫退到一边,自己一人走了进去。
“祖父!祖父!”
“我在给祖母拍照!”
朱雄英扭头,捧着手机一路小跑,来到朱元璋身边。
“拍照?那是什么?”
朱元璋一脸不解。
“这是手机自带的功能。”马皇后也走了过来,解释道:“就是把人或者物的样貌给印在手机里面,还是那店家教我怎么拍照的。”
马皇后摸了摸朱雄英的脑袋:“刚才我给雄英拍了几张,这小家伙非要闹着给我拍照。”
“把样貌印在手机里?”
马皇后觉得解释不通,伸手直接从朱元璋腰间的口袋,把他的手机给掏了出来。
“站好,别动!”
“咔嚓!”
拍好后,马皇后把手机递给朱元璋:“你自个儿瞧瞧。”
朱元璋看向手机屏幕。
只见自己的样貌清清楚楚的出现在手机里面。
不是画像那种,而是真实的自己!
看到这神奇的一幕,朱元璋被吓了一大跳。
“这,这,这……”
“皇爷爷,你手里拿着的什么?”
朱雄英把手里的手机还给马皇后,望着朱元璋手中的拉罐问道。
“哦,这个啊,这是好喝的。”
朱元璋扬了扬手中的拉罐,带着朱雄英往殿里走去。
“皇爷爷,我想喝!”
朱雄英舔了舔嘴唇,眼睛就没离开过拉罐。
“妹子你拿两个碗出来,大家都尝尝这东西。”
朱元璋坐在椅子上,把朱雄英抱在怀里,让马皇后拿出两个碗,平分了饮料。
马皇后好奇,浅浅喝了一口,问道:“这是什么水?这么甜?”
“那黄小友说是什么碳酸饮料,咱也不懂,只是觉得味道还行,就想带回来给你们尝尝。”朱元璋指着拉罐道:“上面写着雷碧,应该就是它的名字吧。”
“雷碧……,这名字好生奇怪。”
马皇后念叨了一句,随即发现朱元璋今日心情出奇的好,那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。
“重八,我看你心情不错,今天遇到啥开心的事了?”
“哈哈,妹子猜得不错,咱今天还真遇到了开心事。”朱元璋哈哈一笑:“不过,咱先卖个关子,等标儿来了,咱再告诉你们!”
马皇后嗔怪的看了一眼朱元璋:“德行!”
不过心里也跟着高兴起来。
这段时间,朝廷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,已经好久没看到重八露出开心的笑容了。
黄轩早早的把店铺门打开。
不到五平米的报亭摊位,是昨天刚租到手的。
在应天府明故宫遗址租到摊位,得多亏了他表叔在这里当保安队长!
左手边转角处是卖水卖烟的小卖部,右手边转角处是卖水果的摊位,黄轩的店铺在中间位置。
所以……,他卖的是工地三件套。
毕竟游客在感受历史古韵的同时,随手买几个仿古小玩意儿,还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。
当然,黄轩不会像姚总那样,20元收的东西,张口就要八万!
黄轩摆的“镇店之宝”也不过标价220元的低仿“明青花缠枝花卉纹碗”。
把折叠摊子放在门口,拼夕夕上面拿的7毛钱一串的手串、8毛钱一枚的铜钱、一两块的“明青花”碗碟等等,一股脑的摆在上面。
撑开遮阳伞,黄轩掏出手机,一边玩着王者农药,一边等待着顾客的到来。
日上三竿,来游玩的旅客也多了起来。
“草!”
“周末小学生就是多,8分钟不到就被人推了水晶!”
“支援,支援,我小乔又没有位移技能,特么飞过去支援?”
“兰陵王守在中路抓我,怎么没人来支援?”
看着手机上显示的小乔,以0-12-3超鬼战绩拿下3.1评分。
黄轩决定下一把玩妲己!
草丛三姐妹,还是妲己最厉害!
“老板,那碗怎么卖的?”
旁边选购商品的游客忽然指着店铺里面正中间摆放的碗问道。
“哎呦,老板好眼力,这可本店镇店之宝,‘明青花缠枝花卉纹碗’。”
黄轩放下手机,从里面把碗取了下来,摆放在那人眼前,附耳小声道:“老板真识货,这件东西可不简单!这可是当年朱元璋吃饭用的碗!”
“切!拉倒吧!”
客人嫌弃的嚷道:“拐角处那个古玩摊位也有一个碗,那老板说是朱元璋要饭时候用过的碗,你现在又说你这碗也是朱元璋吃饭的碗,合着你俩刨了朱元璋的坟?”
黄轩讪讪一笑:“老板你这就不懂了,朱元璋要饭的碗,那是民窑烧出来的,不值钱,我这碗是朱元璋当上皇帝后,专门定制吃饭的碗,都是官窑烧出来的,这能比?”
“你看看这釉水、这花纹、还有这火石红!”
那客人先是看了了看碗身,又翻过来,只见碗底的写着“大明洪武年制的哟!”几个字,差点笑出声来:“现在造假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吗?还‘大明洪武年制的哟’,古代敢这么落款,早就九族消消乐了!”
“老板,你先不要管落款,你看这釉,这包浆,一眼开门!”
“开门个叼!”
那客人放下手中的碗,转身就走。
“老板别走啊,真的是朱元璋吃饭用过的碗。”
“220元!”
“200元!”
“180,180元,你就可以把朱元璋吃饭的碗带回家!”
看着越走越远的客人,黄轩连降三次价,都没换回那人的回头,只好轻哼一声:“切,不识货!”
这时,一个魁梧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。
“店家,你这碗真是朱元璋吃饭用过的碗?”
……
大明,洪武十一年,六月。
朱元璋刚把应天府改立为京城。
还未来得及高兴,苏、松、嘉、湖地区就传来水患灾情。
自登基以来,大明年年灾害不断,国库税收收不上来,还要开仓赈灾。
今日朝会,群臣为了此事争吵不休。
朱元璋也头痛不已。
原本以为,当了皇帝,就能不用东奔西跑,到处打仗。
顾养天年太早了,至少能过上安稳的日子。
没想到,当皇帝也不轻松,每日劳心劳力处理国事,不敢歇息片刻。
还好,咱标儿能挑大梁了。
政务处理起来,可圈可点。
有时候,朱元璋在想,等磨砺标儿几年,就让他坐上皇帝的位子,自己则可以好好陪着妹子还有大孙,享受天人之乐。
现在,太子妃常氏又怀孕了,太医估算,应该在十一月份就能诞下龙子龙女。
最好生的是孙子。
这样,咱老朱家的子嗣才会长久兴旺!
想到此处,朱元璋阴霾的脸,露出了一丝笑容。
“老板别走啊,真的是朱元璋吃饭用过的碗!”
“220元!”
“200元!”
“180,180元,你就可以把朱元璋吃饭的碗带回家!”
一声突兀的声音,惊醒了正在胡思乱想的朱元璋。
朱元璋循声望去,空旷的广场上,不知何时开着一家狭小的铺子,一个衣着奇怪的青年坐在一柄伞下,那立着的黄色大伞格外醒目。
好!
很好!
非常好!
敢在咱不知情的情况下,在皇宫里面开店铺,还明晃晃的使用皇家专属的黄色罗伞!
并且直呼咱的名字,贩卖咱吃饭的碗!
胆大包天,已经无法来形容此人了!
简直就是无法无天!
此人九族保不住了!
咱朱元璋说的!
身旁的太监吴吉祥明显的愣了一下,待回过神来后,慌忙对着身后的侍卫吩咐道:“还不赶紧拿下此贼!”
出了这么大的纰漏,不仅吴吉祥慌了,那些侍卫也慌了。
陛下的性格,谁人不清楚。
这是要灭族的祸事啊!
这人自己找死,还要拉上无辜的太监侍卫陪葬!
简直是丧心病狂!!!
就在侍卫抽出刀子,准备把此人给拿下时,朱元璋摆了摆手:“你们在这等朕,朕要上去瞧瞧,到底是谁胆子这么大!”
说完,朱元璋甩了一下衣袖,大步走了过去。
“陛下……!”
吴吉祥轻呼了一声,连忙跟了上去。
来到跟前,朱元璋不由得眉心微皱。
这人露着胳膊大腿,穿着一双拖鞋,一点礼法都没有,寸头、眼睛前戴着两片透明的琉璃,正小心翼翼擦拭着手中的碗。
只是,这碗,根本就不是自己日常吃饭时用的碗。
官窑里面烧出来的,可没有这么差的品相。
“店家,你这碗真是朱元璋吃饭用过的碗?”
“朕怎么不记得,何时用你手中的碗吃过饭。”
……
忽然又听到有人出声,黄轩抬头,只见一个穿着黄袍的魁梧中年男人站在摊位前,男人身边还跟着一个太监装扮的老者。
由于短视频的爆火,最近两年,古代服饰也成为了一股流量密码。
当然,这也带动了许多爱好汉服的年轻人。
许多去景点打卡的人,都会穿着汉服拍照。
就今天,黄轩都看到好几拨穿着汉服拿着自拍杆的小姐姐。
“朕?你用这碗吃饭?”
黄轩笑了笑,道:“我说大叔,你这是入戏太深了?”
“大胆!”
“陛下面前,容不得你放肆!”
那太监装扮的老者对着黄轩呵斥一声,伸手就想把自己给擒拿住,不过被中年人给阻止了。
“你想干嘛,你想打我?”
“来来来,往这里打!正好我今天还没开张!”
黄轩先是被老者的呵斥吓了一大跳,又见老者扬起手。
于是干脆把脑袋伸过去,一副欠扁的模样。
见老者不说话,只是愤恨的盯着自己,黄轩嘲笑道:“按照你的逻辑,穿上黄袍就是皇帝,那我穿上朱元璋他爹的衣服,岂不是朱元璋他爹了?”
最新评论